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
是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
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促进扩大就业的重要举措
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日前,人社部等四部门印发 《“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 “十四五”时期 职业技能培训 哪些“创新点”值得关注? 一起来看 在健全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方面 提出了要 从“三年行动”转化为“五年规划” 这本身就是一个创新 要大力开展以企业职工为重点的就业群体职业培训,特别要加强创业培训和新业态就业培训。 在提升培训的供给能力方面 总结以前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 低端培训较多 中端和高端培训较少 原因就在于 基础能力和供给能力上有不足 对此,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在推进产训结合、产教融合上做工作。 这方面鼓励更多的培训机构、职业院校,包括企业能够参与其中。 在提升培训质量上 数字技能培训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吻合度要有进一步的提升,同时要严格培训资金的管理,保证钱不光能够用得出,而且能够用得好。 在职业技能培训的标准化建设上 “十四五”时期要把 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一个重点来推广 2009年人社部开始在全国分三批200个学校集中在30多个专业,开展了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试点工作,总结这十多年的经验,这个培训效果更好。它在培训的标准化建设上,走出了新路。 下一步,在一体化培养模式上,要在培训教材、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和信息化能力建设上做一些提升。 什么是“新八级”? 技术工人的职业发展评价 以前是五级 即初级工、中级工、 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 去年下半年,人社部在全国推广了企业新型学徒制,这就是在初级工之前更早地切入到技能培训开发上。此后,还推出了特级技师试点工作。最近,有两个试点单位报告,试点工作非常成功,目前人社部门正在总结经验。 除了学徒工、初级工、 中级工、高级工 往上升是技师、高级技师 现在还有特级技师 这就是七级了 人社部门也在关注基层一个创新,叫做首席技师,目前正在总结基层经验,如果可能的话,会构建一个技能人才更为畅通的发展通道。 说到“天花板” 有的人30岁、40岁 已经是高级技师了 等他到50岁以后 他的职业不能进一步提升 往上发展要捅破这个“天花板” 让他往特级技师、 甚至更高的层级发展 说到“隐形门”,“隐形门”实际上就是职业转换或者叫职业横向发展的通道,在这方面,人社部门也有成功的经验,将为技能人才在待遇水平、激励保障上提供一些新的举措。 来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政务微信 (微信号rsbzwwx)
技术支持:厦门仁志优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闽ICP备190042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