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孔繁军接受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线访谈栏目专访,就“技能福建”行动工作相关问题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对大家关注的问题予以现场解答。以下内容节选自该访谈问答。
“技能福建”行动的背景是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在致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贺信中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加快推进福建高质量发展超越,需要大规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福建省委、省政府决定,“十四五”期间实施“技能福建”行动。为此,福建省人社厅研究制定了实施“技能福建”行动工作方案,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具体化。 “技能福建”行动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管人才、服务发展、改革创新、需求导向原则,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着力强基础、优结构,扩规模、提质量,建机制、增活力,打造技能强省,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提供有力的技能人才保障。 “十四五”期间,有什么具体的建设目标吗? “十四五”期间,以培养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先导,带动技能人才队伍梯次发展,形成一支规模大、结构好、技能强、素质优,基本满足福建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超越需要的技能人才队伍。具体到指标上,“十四五”期间,新增技能人才85万人以上、高技能人才15万人以上。 “技能福建”行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技能福建”行动包括五大行动,分别是:“技能政策引领”行动;“技能提升”行动;“技能强企”行动;“技能激励”行动;“技能合作”行动。 “技能福建”行动准备如何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构建以政府补贴培训、企业自主培训、市场化培训为主要供给,以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工院校、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和行业企业为主要载体,以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创新培训为主要形式的组织实施体系。 “技能福建”里提到“全面推广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能否简单介绍一下? 2021年5月,为贯彻福建省委、省政府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的工作要求,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全面开展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应用工作的通知》,福建省人社厅印发《福建省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管理暂行办法》,全面开展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应用工作。为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2021年8月,福建省人社厅会同省财政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实施工作的通知》,对信息化平台应用、额度管理、发券要求、用款申请、资金结算都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近期,福建省人社厅正指导各地抓紧推进落地。 “技能福建”行动提出,支持引导企业自主开展技能等级认定。能否介绍一下? 鼓励引导各级各类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推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等用人单位为主体、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为主要方式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支持经备案的企业,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或企业评价规范,为本单位职工开展职业技能水平评价。企业可根据企业岗位设置实际,在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等级内划分层次,形成本企业的评价等级结构,建立技能人才成长通道。鼓励企业创新技能评价方式,企业可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采取过程化考核、模块化考核和业绩评审、直接认定、职业技能竞赛等多种科学的评价方式。 近年来,全国上下高度关注职业技能竞赛,福建省准备如何提高职业技能竞赛水平? 进一步完善以世界技能大赛和全国技能大赛为引领,省级职业技能竞赛为主体,市、县级职业技能竞赛和企业岗位练兵技能比武为基础,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健全完善职业技能竞赛激励机制,鼓励支持各行业部门、企业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对符合规定的参赛选手,落实相应等级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定事项;对有关获奖选手予以相应的物质奖励;对成绩优异的选手授予“福建省技术能手”称号。加强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建设,优化布局,加大投入,扩大项目覆盖面。 在校企合作方面有什么指导意见? 鼓励创新“1个院校+N个产业学院”办学模式,支持技工院校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设立产业学院,推动企校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上深度融合。契合企校需求,整合企校资源,建立企校资源集群,构建企校发展联通、需求互通、资源融通的双赢合作格局。支持企校开展数字技能、绿色技能等领域技能人才联合培养。 请问将如何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全面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推行培养和评价“双结合”、企业实训基地和院校培训基地“双基地”、企业导师和院校导师“双导师”的联合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方式,组织企业技能岗位新招用和转岗人员或企业结合生产实际自主确定培养对象参加学徒制培训,助推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壮大产业工人队伍。 注意到“技能福建”行动特别提出“支持探索金砖国家技能交流合作”,请问有什么设想? 以厦门建设“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为契机,支持厦门面向金砖和“金砖+”国家,实行留学生职业技能培训计划,探索金砖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证机制。 来源:福建省人社厅
技术支持:厦门仁志优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闽ICP备19004256号-1